紅網祁東站12月18日訊(分站記者 陳延上)加快土地流轉是提高土地集約化經營,推進農業產業化,加快城鎮建設、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途徑,是解決“三農”問題的現實選擇。近年來,祁東縣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方面進行了大膽有益的探索,以自發流轉、委托流轉、村組集中式流轉作為主要流轉模式,使農村土地流轉有了較快的發展。
  祁東縣共有870個行政村,9879個村民小組,農業人口80.94萬,農業戶數23.91萬戶,承包耕地總面積82.1萬畝(其中水田60.74萬畝)。截止今年6月,祁東縣農村土地流轉總面積為39.82萬畝,占全縣耕地面積的48.5%;涉及農戶數17.8萬戶,占總農戶數的74.4%;其中實行適度規模經營面積18.38萬畝,占土地流轉總面積的46%。按流轉形式分:轉包19.61萬畝,轉讓0.4萬畝,出租19.81萬畝。
  自發流轉,即農戶之間在自願平等協商的基礎上,確定土地流轉形式(轉包或出租)和經營權出讓金標準,對土地進行流轉“代耕”。流轉期限不確定,以口頭協商居多。這種“代耕”模式是祁東縣農村土地流轉的主要模式。
  委托流轉,即由農戶自願委托村、合作社或中介組織代其流轉。如靈官鎮桃源村的農戶自願將承包地委托合作社流轉;糧市鎮成立土地流轉托管所,農戶可以自願將承包地交由托管所流轉。
  村組集中式流轉,如過水坪鎮的金龍村,通過土地流轉,促進了農業結構調整,實現了土地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合理利用,發揮了規模效益,有力地促進了現代農業發展,產生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。
  祁東縣還結合實際情況,充分利用各種行之有效的形式,廣泛宣傳土地流轉的意義,引導農民增強土地流轉的自覺性。祁東縣把建立土地流轉機制、促進土地流轉作為深化農村改革,實施機制創新的重要內容來抓,列入黨委政府工作的議事日程;成立土地流轉服務中心,綜合協調、統一指導土地流轉工作,加強土地流轉管理服務,建立土地流轉信息庫,及時收集發佈土地流轉信息,規範土地流轉行為;同時,試點探索,創新模式,鼓勵鄉鎮、村開展土地流轉試點,逐步摸索經驗,創新土地流轉模式。規範管理,高效經營,把規範管理作為改革機制的突破口,推進土地流轉進程。  (原標題:祁東破解農村土地流轉困局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q56nqzgj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